上一页|1|
/1页

主题:中国楼市又出现“新动向” 房价理性回归可期

发表于2008-09-04
 今年以来,尽管房地产1月至7月投资增幅超过30%,但楼盘销量增长下降,市场观望气氛浓厚。

有着销售旺季之称的“金九银十”临近,这是观察未来楼市走向的重要“时间窗”。当前,楼市出现了一些值得引起关注的新动向。

外资“抄底” 拿地热情有增无减

全国地价监测中心的有关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全国主要城市地价总体水平环比增长1.59%,较去年同期大幅度下降,其中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涨幅低于全国水平。一些地区土地流标、流拍达10%以上。

郑州市统计局对全市50家重点房地产企业的专项调查表明,受资金紧张、市场前景预期影响,这些企业上半年新购置土地面积减少的有23家,占46%,而仅有12%的企业新购置土地面积有所增加。

尽管各个城市地价和交易量表现不一,但外资热情却有增无减。中国未来的经济成长性,是众多外资基金投资的实质所在。

6月,南京挂牌出让的2块房地产开发用地,分别被韩国SK集团和香港恒基地产驻内地分支机构摘牌,成交总价6.5亿元人民币。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一家具有英国基金背景的公司正准备接手南京中心城区某大宗地块,土地价格达40多亿元。

美国凯雷集团上海代表处副总裁康明训表示:“中国二线城市的投资前景很不错。目前公司在中国投资的地产项目已达10个。”

2006年,凯雷曾以1.2亿美元的总价购进上海中房森林别墅110套高级独栋别墅;2007年7月,凯雷出资10亿元,介入青岛CBD核心的凯悦中心,占约70%股份;今年4月,凯雷又以近20亿元的价格购得上海济南路8号西苑项目……

日前,由德国LTK设计事务所、五合国际建筑设计集团、上海五合智库等六大机构共同组成的合资跨国机构洲联集团正式亮相。此次重组被业界认为,境外投资机构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介入越来越深。

在一浪高过一浪的物业收购热潮之后,外资的注意力开始逐步从房地产开发领域延伸到物业管理、中介服务、租赁经营和金融投资等业务。

“外资进入我国房地产市场,主要原因是看重这个新兴市场具备的投资吸引力。”上海五合智库总经理邹毅认为,我国房地产市场具备良好的市场环境和丰富的投资机会,能够满足投资者市场扩张的策略需要。同时,随着政策环境的改善和市场成熟度的增加,房地产的投资风险也逐渐清晰可控。

以上海五合智库统计,仅2008年一季度,上海房地产企业获得的外资投资金额就达到4.4亿美元,占一季度外资投资总额的32.6%。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房地产开发利用外资高达650亿元,增长64.8%,整体高出其他渠道资金增长26.2%。这显示出,在去年从紧的货币政策下,仍有大量的外资涌入中国楼市。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说,今明两年,外资关注的重点依然是二三线城市。外资通过变化渠道、购买物业、借道二三线城市等多种手法,加速进入中国房地产业。

一些专家指出,国家对外资进入我国房地产领域的限制并没有改变,主要是防止游资“炒作”。因而有必要严密监控在房地产业活动的外资流向。如关注外资对某个城市、某种物业类型的集中投资行为,分析这种行为与该地区经济承受能力之间是否匹配,以便提前防范外资给我国房地产业带来的风险,避免外资对房地产市场的恶意炒作等。

上一页|1|
/1页